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北市立圖書館─視障電子圖書館

:::

伊凡的少年時代(Ivan's Childhood)

伊凡的少年時代(Ivan's Childhood)(目前無書封)
題名
伊凡的少年時代(Ivan's Childhood)
出版資訊

第六屆「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
臺北市立圖書館 啟明分館
用「心」看電影 - 為視障朋友重塑電影
伊凡的少年時代(Ivan's Childhood)

※影片公播版由羅麗芷小姐贊助

講授人:黃英雄 老師
放映日期:2014 / 4 / 26 上午 9:00

片長:91 分鐘

蘇俄 / 1962年 / 普遍級


導演:安德烈夫.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演員:瓦列恩今.如勃柯夫(Valentin Zubkov)
   柯里亞.布爾里亞耶夫(Nikolai Burlyayev)


◎ 劇情簡介
  二次大戰,德軍揮軍北上佔領了蘇俄的領土,使得許多百姓慘死在德軍的淫威之下。
  伊凡的母親與妹妹均遭德軍毒手,伊凡決定投入游擊隊中擔任偵查敵情的斥候。這一夜伊凡費盡千辛萬苦越過沼澤好不容易到達俄軍的駐地,但伊凡表示只願與總部的上校聯絡。中尉軍官戈喀森聯絡了上司,另一名軍官科豪林也趕來見伊凡。
  伊凡拿出身上的各種野果與種子,這是他紀錄敵情的方式,然後將之「翻譯」成情報。軍營中的軍官認為伊凡年紀尚小,不宜在戰地出生入死,因此眾人決定要將伊凡送回後方,並安排他住到軍事學校就讀。但伊凡無法忘懷母親的死狀,強烈抗拒到後方,並趁機逃離,但最終還是被上校驅車追趕並將之帶回。
  軍營裡來了一名女少尉護理官瑪溪亞,戈喀森對她有種微妙的情感卻說不出口;而老道的科豪林在樹林中不斷地挑逗著瑪溪亞,當瑪溪亞動了情之際,科豪林卻痛苦地轉身離去,隨後趕來的戈喀森卻也無法說明自己真正焦慮的原因是什麼?
  對岸的德軍處死了兩名斥候兵,不得已只好再度送伊凡潛入對岸。另一名護送的人員科杳訟戚已經陣亡,不得已由戈喀森入替,偕同科豪林三人坐著小船趁著夜色慢慢過河。但過程中遭受敵軍炮火侵襲,伊凡雖然平安進入對岸林中,戈喀森與科豪林卻費盡千辛萬苦,才勉強從炮火中逃回俄軍陣地,但這一次失去了伊凡的消息。
  戈喀森深愛著瑪溪亞,但戰爭使得戈喀森不敢表露自己的情感,科豪林亦是如此,因此當科豪林知道戈喀森將瑪溪亞調回後方時,科豪林也認為這樣的決定對三人是最好也是最正確的。
  終於戰爭結束了,俄軍收復了許多失土,此時歷經多次戰役臉上多了幾道疤痕的戈喀森,逐漸清點著德軍在戰爭期間犯下的罪行。許多手無寸鐵的民眾,竟然都難逃絞死的命運,而令戈喀森震驚的是,在一大疊全部被絞死的名冊中,赫然發現了伊凡的名字。戈喀森不免為這場戰爭感到無盡的悲鳴與哀痛。

◎ 賞析
  戰爭創造了兩種人,一種是失去生命的死人,另一種是失落靈魂的活人。
  活著也許是一種幸運,因為一切的歷史都將由他們作為見證。透過悲壯的慘痛經驗,原本是屬於天賦的親情與趨近大自然的喜悅,瞬間有了改觀,從而在生命的對應中極力地偽裝自己甚至分裂自己。
  伊凡的生命幾乎是為了這一場殘酷的戰役而生。他在戰火的洗禮中承接了死去親人的靈魂重擔,勢必最終以自己的性命融入這場戰火中,如此方能重新擁抱他的母親,尋回他渴望的親情。
  女軍官瑪溪亞的生命面向與伊凡是一樣的,也在這場戰火中失落了對愛情的憧憬。她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努力而認真地注視著追求她或對她好感的軍人。然而這只是心中的一種渴望,不敢將之化為真實。因為真實是戰爭是否會奪走眼前這位令她心儀的男人?而她在動盪的戰場中註定是無力承擔這份哀痛的。
  瑪溪亞的心態如此,戈喀森與科豪林亦是這樣的看待。於是幾乎所有的有情人都必然得躲在戰場的陰暗處獨自咀嚼苦澀的深情。塔可夫斯基的詩情映象,將樹林中男女矜持又躁動、深情又逃避的矛盾詮釋得盡善盡美,實在令人動容。
  這些男人的豪情與愛慾最終轉化為另一層次的關懷,將瑪溪亞送至大後方似乎是唯一可行之道也是眾人共同的認知了。然而伊凡的情形就不是那麼單純,他也有機會到大後方並且去唸軍事學校。但對伊凡而言,這樣的過程太過遙遠,他要的是直入敵營窺探軍情,唯有如此,伊凡才有真實的感受;這份感受連結了死去親人的死前悲鳴。伊凡不只在現實生活中撩撥他的性命;也在夜晚淪落在噩夢之中。
  伊凡在影片中有著幾場的夢境,也有過去或想像的戰爭景況。但伊凡醒過來後,卻怕夢中的囈語洩露了他的惶恐,只有一再的否認才能讓他有資格與這些軍人在精神上是平起平坐。
  導演處理這些夢境意象時,採用了意識流的手法,母親燦爛的笑容輕輕撩撥額前的頭髮,這個映象變成伊凡永恆的記憶。兩次跪下喝著母親提桶中的水,是哺育的符徵,一切都指向伊凡尚未生長完成的孩童心態。然而這一切卻只容許在夢中出現,亦即伊凡唯有在夢境中才是真實的孩童生命;而醒過來的伊凡因肩負著家人的血海深仇,於是瞬間就長大成人了。
  中尉軍官戈喀森第一次見到伊凡時,兩人因生命遭遇的不同,明顯的有差距。戈喀森尚未真正經歷過戰場的洗禮,生命顯得生澀尷尬;反觀伊凡一付視死如歸的精神,使得戈喀森不得不聽從伊凡的話而打電話給他的頂頭上司。對照片尾戈喀森在戰爭結束時,臉上的數道疤痕訴說了他在戰場上的歷練,而他的神情早已失去了之前青澀的舉止。
  戰爭會改變每一個人的心態,導演將戰場的時空濃縮在伊凡從敵營刺探軍情後回來的這幾天,卻也完整地藉著幾名腳色的互動傳遞了人性的轉變。但透過這段抽離的時空,我們依然能體會到整個歐陸戰場上的慘烈與殘酷。由於場景上的單調,幾場夢境的詮釋以及詩意美學的呈現,反而建構了一齣獨到的電影。
  小小年紀的伊凡究竟腦中在想些什麼?其實他的願望很單純。蘋果樹結滿果實,他與妹妹奔馳在海岸邊,放縱地吸飲著母親提桶的水,還有就是天天望著母親燦爛的笑容。
  然而這一切對伊凡而言,是那麼遙不可及。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戰爭而引起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本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戰電影。六○年代的另一部電影「士兵之歌」也是相同的意旨,也同時在「反戰」這個議題上獲得極大的迴響。
  屬於北方的戰場雖然離我們如此遙遠,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卻是無法區隔的。生靈無端遭到戰事無盡的摧殘,這是人類的浩劫。「這會是最後一場戰爭嗎?」影片中有人這樣自省自問著。但誰能給一個完整而令人滿意的答案呢?誰又能保證世上不會再出現只是為己之私的野心家?多少人打著民族主義和國族主義,試圖恫嚇著其他國度。而這一切均來自人性卑劣的本性。
  也許生命必須要不斷地測試才能真正體驗它的精神所在,然而若果是透過戰爭才能達到目的,這樣的經驗是可以完全割捨的。伊凡在戰火中受到的創痛,永遠是生活在安樂時代的我們反省的故事。
  在電影的美學中曾分以俄國導演艾森斯坦為首的蒙太奇理論以及法國安德烈.巴贊提倡的寫實主義。然而一開始亦以蒙太奇作為表現手段的塔可夫斯基,日後卻對蒙太奇提出嚴苛的批判,也為自己提供了「詩的映象」的美學基礎。欣賞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幾乎可以從每個畫面去探究故事神髓與脈動,透過光影對應強烈的構圖,讓我們知道一名舉世聞名的導演的誕生絕對不是偶然的。

更多精彩的導讀分析請上網搜尋「黃英雄電影部落」


撰稿:黃英雄 老師

序號 檔案下載 線上聆聽 下載狀態
回頁首